幻灯二

一个媒体人梦想中的航拍无人机?原谅我苛刻的要求

【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最近有关大疆新一代Mavic pro无人机的传闻越来越多,身为环球网无人机频道的编辑,我和飞友们一样期待。作为一个媒体人的我,梦想中的无人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可能比大家更期待

对于媒体人而言无人机不止是一个高科技玩具,更是一个工作的工具。环球网是最早设立无人机频道的中央级媒体,我们也深切的体会到用无人机报道新闻是一个颠覆性的变革。

2016年7月,河北邢台发生了洪灾,我们邀请到了当地飞手做特邀记者用无人机航拍记录了现场,灾区的情况迅速、客观、直观的传递到了读者面前。

2017年的五·一前夕,我们用无人机航拍了我国的一个边境小城。有关边境的报道、游记已有很多,但我们的报道依然好评与转发如潮。我们用无人机以“上帝视角”报道,两国发展程度的巨大差异呈现在读者面前,邻国城市的不少细节也得以体现。

夜幕降临后再次用无人机拍摄,界河两岸的灯火对比更加明显的体现出两国发展的差异。无人机无疑让我们这次报道更具冲击力、视角也更加客观。

而在多次“走进新国企·网络名人当代中国奇迹之旅”活动中我们也用无人机的航拍镜头为大家展现了多个震撼工程的全貌。

梦想中的无人机

把无人机当成劳动工具,那对它的要求也就更高。我对无人机的要求可能有些苛刻。

①稳定可靠

关键时刻掉链子会耽误事儿,若是因事故而伤人则事情更加严重。相较于其它方面的性能而言,可靠性无疑更加重要。这就像士兵对于步枪的需求,首先是随时能打响并且不炸膛,其次才是射程、精度等性能指标。

②便携

出差都要背上很重的行囊,乘交通工具、过安检都已经非常麻烦。若是跋山涉水去交通不便的地方采访,这些大包小包更是让人欲哭无泪。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已经放弃单反相机转而用手机拍摄照片乃至评测视频,大家对便携的追求可见一斑。

③性能不差

虽然我们并不是在拍电影大片,也不是要上战争前线,对无人机的要求并不极致。但用来采编新闻报道,我们对它的性能也有挺多期待。我们希望它动力强,这样才能抗风、才能快速机动;我们希望它遥控和图传链路强劲而稳定,这样才能并且敢飞得远;我们希望它续航长,这样才能更从容的拍摄现场;我们当然也希望它画质好,这样的报道看起来更舒服;它的镜头要是能变焦就更好了,这样可以看到地面更多的细节。

④简单易用

新闻非常讲究时效性,我理想的无人机一定是展开收纳快捷的。而且在媒体绝大多数同事都没有飞行经验,也很难有时间和场地练习,给普通的记者配上无人机也未必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也希望无人机能像傻瓜相机一样简单易用。

⑤价格不要太贵

我也希望无人机可以豪华、、精致、浑身“黑科技”,但我更希望他的价格不要太贵。因为飞行、尤其是低空飞行就是有风险的事情,炸机总难免要发生,无人机价格如果太昂贵飞行的心理压力也会更大。据我了解,不少单位都有因为所配备的无人机太过昂贵而导致基层不敢飞的情况。

更多可能

也许是因为都对便携性和拍摄性能都有追求,2016年大疆的折叠航拍无人机Mavic Pro一发布就成为外勤的记者们最常带的无人机。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Mavic Pro也还是一款很有战斗力的产品,但我还是希望它的换代产品能更强悍一些。

一方面是因为用性能更好的无人机更能干好本职工作,另外一方面则是它们在其它行业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现在的消费级无人机已经并非玩具。它们使用方便,操作的心理压力也小,推广起来更为容易。

现在消费级无人机在执法行动、救援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新闻屡见报端。公安、城管、消防、边防、法院、电力、公路都用得上它们。环球网无人机频道曾采访过一位一线消防员,他介绍说一次批发市场大面积失火,火情不明。关键时刻他自己小小的spark掌上无人机就帮了大忙。

从我们之前的实际测试来看,现在使用4K清晰度的普通航拍无人机就可以:查出违章建筑;分辨道路上850米距离内的车流量;识别输电线路旁的地质隐患与垃圾堆放。

未来的消费级无人机将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普及,它们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或许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想象力了。

举报/反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